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

移動專欄--移民的英文怎麼說?Foreigner/ Immigrant/ Emigrant/ Migrant...?!


人們總是在移動中,每個人移動的理由或許各不相同,但總歸都是為了追隨更好的生活。

source:flickr/mac_papi

不管是被迫的或是自願的,人們除了旅行般的短期移動之外,許多人的「家」也一直在移動。
接下來,我希望能簡略說明有關移動身分的英文名詞以及相關的詞彙:
Foreigner
Immigrant
Emigrant
Migrant (Seasonal Migrant Worker/Recurrent Migrant Worker)
Refugee/Humanitarian Entrant (Asylum Seeker/Stateless Person/Internal Displaced Person)
Diaspora


在開始說「移民」的英文用詞之前呢,可以先稍微討論一個F word:foreigner 

Foreign 形容詞,指外國的、對外的...感到陌生的。
例句1:Latin is foreign to me. 拉丁文對我來說很陌生
例句2:The new minister reshaped the foreign policy of the country. 新任部長重整國家的外交政策
例句3:The fluctuations in the foreign exchange rates influence the commodity prices. 外匯率的起伏會影響商品的價格

我覺得foreign 一詞帶著兩種界線,一種是國與國之間的政治體系的分野,另一種是情感上熟悉與陌生的分界,兩種界線都有很強烈的本位主義,也就是說,如果這個東西不屬於我(國)的,他就是"foreign"的。所以foreigner一詞所指的外國人並不單指法律上非本國國民,而是帶著「不是和我同一群的」的意思。

有出國旅遊過的人可能會和我有類似的經驗,有一次我們一群觀光客在紐約迷路,想要找個紐約客問路,朋友說:「你去找那個『外國人』問路好了,他看起來很友善。」

為什麼明明是說當地人,我們卻還是會稱他們為「外國人」呢?雖然地理上作為旅客的我們才是身為少數的「外國人」,但是我們已經內化了指稱「和我們不同的別人」是「外國人」,所以會忍不住使用這個詞彙,同時也表達了他背後所含有的意思。

"We don't see things as they are, we see them as we are." --Anais Nin

詞彙解釋的目的是為了給定討論的範疇,以下定義試圖找出這些詞彙在文句脈絡中常見的意義。

要討論Immigrant/ Emigrant/ Migrant這三個看起來很相似的詞彙差異為何,首先,先看看Immigrant 和Emigrant。簡而言之,兩者差別在於視角的位置不同。

Immigrant:移民,從別的國家移居到本國的移民。
例句4:Millions of immigrants came to America from Europe in the 19th century.

Emigrant:移民,從本國移居到國外的移民。
例句5:Millions of European emigrants came to America in the 19th century. (Merriam-Webster例句) 注意這裡的emigrants用了"European"去限定這群移民是從歐洲移居的

再舉一個例子,假設某人從台灣移民到美國,成為美國公民。
對美國來說,這個人是從別的國家(台灣)移居到本國(美國)的移民immigrant
He is an immigrant from Taiwan.

另一方面,對台灣來說,他是個離開本國(台灣)移居到國外(美國)的移民emigrant.
He is an emigrant to the U.S.

也就是說,這兩個詞彙是以國家為主體,對此移民是「移入」或是「移出」表達不同的視角

Migrant:移居、遷徙、指移動居所的狀態。通常會用在「找工作」為目的的移居,不論特定或不特定地點的移居、也不論是國內或國外的移動,一概可用migrant/migration來稱。候鳥或動物的遷徙也會用migrate這個詞,有按時往返兩地的意義。

例如,從泰國、菲律賓來到台灣或新加坡(不同國家)做家務工作的移工,可以稱為migrant workers、中國大陸從內地到沿岸城市打(同一個國家)工的「流動人口/農民工」,同樣也稱作migrant workers。值得注意的是,流動人口在英文還有另外一種用法,就是seasonal migrants或是recurrent migrants.

Seasonal Migrant Workers/ Recurrent Workers(季節性工人/臨時工),是指這些工人像是候鳥一樣,在特定的時刻會遷移到有工作的地方,忙碌的季節過後,再回到原本的家鄉。

在美國,需要季節工人的產業大宗是農產業,而農業也非常依賴這些季節性的工人。在2012年的農民健康報告( NCFH)裡面寫道,美國農業約60%的工人是季節流動的農民,約70%是非美國本地出生,多來自墨西哥,每年協助產出超過280億美元的蔬果農產品,但卻只有一半的工人有正式在美國的工作許可。雖然農業被美國勞工統計部排名統計為最危險的工作之一,每年卻仍然有許多墨西哥的工人冒著生命危險越過邊界,來擔任季節性的工人。*美國勞工局為這種形式的工人下的定義在此

如上面舉例提到的,中國也有很多候鳥般季節性遷移的工人。中國移工的定義非常獨特,因為世襲戶籍制度將人民的工作與居住地緊緊繫在一起,所以「農民工」一詞翻作migrant workers,用來表示因戶籍制度而背負農民身分的工廠工人,年復一年,在老家與工廠之間的來回移動。

而對台灣來說,一提到migrant workers,最容易想到的是多由東南亞婦女擔任的家務工人(domestic worker)。藍佩嘉就用"Global Cinderella"(跨國灰姑娘)來形容這群女性,在他的著作中試圖耙梳隨著全球化勞工需求與供應的影響,這些家務移工離開自己的家庭,進入異地雇主家庭當中的時候,她們身為母親、妻子、幫傭、外國人...等社會角色錯綜複雜的關係。

猜猜看,截至目前(2013)為止在台灣工作的移工有多少人了呢?超過46萬人!

短片「越來有愛」中,試圖以移工的角度出發,敘述一個年輕的越南母親,他的工作是在台灣照護一個三代同堂的單親家庭,除了描述雇主與勞工之間的緊密關係之外,短片也點出這個外來的勞工群體彼此之間的幫助與互動。



其實,台灣的移工不僅是家務工,也有很多的漁工。今年(2013年)五月,台灣的第一個移工工會成立。由宜蘭縣的一群菲律賓漁民組成,相關報導看這裡,如何克服語言困難以及彙整漁民的意見會是這個工會首先面臨的挑戰,然後才是和資方協商工時工資等。

另外兩種移民身分的詞彙是Refugee和Diaspora因為特定因素而迫不得已離鄉背井的人

Refugee/Humanitarian Entrants:難民
關於難民的定義,目前以聯合國1951年出台的公約為最重要的依據:Convention Relating to the Status of Refugees(聯合國難民地位公約簡體中文版),因為是在締約國日內瓦簽署的,所以又稱為日內瓦公約。
[A]ny person who: owing to a well-founded fear of being persecuted for reasons of race, religion, nationality, membership of a particular social group, or political opinion, is outside the country of his nationality, and is unable to or, owing to such fear, is unwilling to avail himself of the protection of that country. (Article 1.A.2) 
因有正当理由畏惧由于种族、宗教、国籍、属于其一社会团体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的原因留在其本国之外,并且由于此项畏惧而不能或不愿受该国保护的人;或者不具有国籍并由于上述事情留在他以前经常居住国家以外而现在不能或者由于上述畏惧不愿返回该国的人。(第一條、 一、乙)
...因為其本身之種族/族群、信仰、國籍、特定社會團體之成員、政治主張而遭受迫害或有遭受迫害之可能性,因為迫害之恐懼而無法或不院接受該國家之保護者。 (徐牧瀧譯,來自緬甸的漂流者
簽署了這個公約的15年後,1966年聯合國通過Protocol relating to the Status of Refugees(有關難民地位的議定書)擴大原公約的保護範疇,不再限制於處理二戰之後歐洲地區的難民,可見難民的議題在全球各地都持續發燒。

從難民地位公約的定義中,可以看出「well-founded fear of being persecuted...恐懼於遭受迫害」和「is outside the country of his nationality 身處於其他國家」這兩項條件是一個人能否被認定為難民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說因天災等造成的難民(或是最近常聽到的「環境變遷難民」)並不屬於聯合國難民公約中所聚焦的對象。

2007UNHCR Campaign

對難民來說,跨越國家邊境可不像是出國旅行這般簡單,他們通常沒有國家支援,也可能沒有正常的交通工具或入境許可,試想,不論原因為何,逃命混亂之際,難民可能什麼都沒有攜帶就一去不復返了。所以以下兩種名詞試圖說明這個變動中的身分。

Asylum Seeker/Refugee Seeker:尋求庇護者,已經提出難民地位確認的申請,但尚未獲知最終認定結果的人。大多數尋求庇護者已經身處於移入國。一個逃難者是否具有正式的「難民」身分,需要保護國的認定,而在等待認定結果時,他們被稱作是Ayslum Seeker(尋求庇護者)。許多尋求庇護者在申請過程中因其循非正規管道的入境方式而被視為非法移民,導致入獄或進入收容所。如果尋求庇護者最終沒有獲得該國認定難民身分的話,通常會被遣返。

Internally Displaced Persons:境內流離人口,聯合國研究指出,通常是國內因不同因素引起的衝突或是違反人權的暴力事件,而一部分人民必須如難民一般被迫離開原居住地(the places of habitual residence),但他們沒有跨越國家邊境。

Stateless Person:無國籍人士,不被任何國家承認為該國公民的人。

請問,台灣既然不是聯合國的成員,在台灣也有「難民、尋求庇護者、境內流離人口或是無國籍人士」嗎?如果有,他們從哪裡來?台灣的政策怎麼對待他們呢?

Diaspora:流散、離散社群、海外散居族群、流寓。這個詞最早來指猶太人被迫離開家鄉的狀態(公元前587年以色列人被巴比倫帝國俘虜,攜老帶幼的離鄉背井...等)這種歷史一再重演,於是,這個詞彙也就有了其他用武之地,值得注意的是,這不是一種個人自我放逐的選擇,而是「同一民族/種族的人」被迫離開長久以來居住的家鄉,在異地四處漂流。而這些流亡之人,在很多離散文學中顯示出「想要回家」的情感和期盼,對於「何處為家」和「我是誰」經常千頭萬緒的糾結。

"What would it be like to stay in one place--to have your own bed, to ride your own bicycle? Anna wonders. Now that would be something." --Migrants, Maxine Trottier (2011獲紐約時報最佳繪本)
為了更好的將來,移動的過程往往是一場角力賽,其中經濟因素、環境生活品質、教育資源、政治因素、親情愛情...等等造成的推力拉力,讓全世界各地的人思考,到底留下來的生存機會比較大,還是逃離家園能夠開始新的人生?到底是為了未知的冒險附上的代價比較嚴重,還是可能成真的夢想或理想比較值得投資?

不論過程如何困難,一旦抵達目的地,移民的憂慮始終存在,我是誰、家在哪、國是什麼?這些反覆辯證的身分問題,會持續的發酵,在第一代移民、甚至第二代、第三代的身上,持續傳遞。

正如Zadie Smith在小說白牙當中說的:
"But it makes an immigrant laugh to hear the fears of the nationalist, scared of infection, penetration, miscegenation, when this is small fry, peanuts, compared to what the immigrant fears - dissolution, disappearance."--Zadie Smith, White Teeth. 
(聽到民族主義者口中的恐懼的時候,外來的移民常常會偷笑。民族主義者害怕被疾病感染、害怕被侵略、也害怕種族混血,但是這些恐懼和移民者的恐懼
--溶解、消失--相比,簡直大巫見小巫。)
也不論為離開原本居住地的原因為何,移動者所走出的生命軌跡能否成為屬於他的獨特樣貌,還是會逐漸消失在同化、隔離、被忽略或其他的危機之中呢?







*延伸閱讀:謝一麟在破報對張郅忻「我家是個聯合國」一書評論認異與認同的日常書寫運動
*延伸閱讀:徐牧瀧在文化研究雙月報的報告 來自緬甸的漂流者:從2009年羅興亞難民受虐事件來認識難民及移工議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