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0日 星期日

廚房實驗--簡單的鬆軟香蕉蛋糕


既上次的超簡單雪花糕之後,再度找到一個食材簡單、用具簡單(需要洗的東西也很少的意思、也不用mixer)、步驟也很簡單的綿致鬆軟的香蕉蛋糕食譜,真的如他所說,烤得熱熱的吃,大勝Starbucks的Banana bread。


上上週買了一串香蕉之後,就一直在期待他快快變黑,好讓我把它烤成香蕉蛋糕!

步驟summary:「香蕉壓成泥、小蘇打泡稀、食材全拌齊、烤箱一小時、好吃笑嘻嘻」


以下是烤出一個9*5 (inch)長形蛋糕的份量

食材準備:
黑糖*1/2杯(我有減糖,大部分的食譜都寫要1杯或是2/3杯!)
All Purpose麵粉 *1+1/3杯
熟到發黑的香蕉*3根(一定要夠熟!)
Baking Soda*1/2小匙
Baking Powder*1/2小匙
鹽*1/2小匙
蛋*1 顆
橄欖油*1/2杯 (約120ml,或是其他植物油也可以,但是橄欖油的蛋糕烤出來的橄欖油香很棒,也會減少奶油的膩感)
牛奶*2 大匙 (約30ml)
檸檬汁*1/2小匙  (約3ml,用白醋也可以,用途是讓蘇打粉起作用~)


用具準備:
一大碗
刮杓
烤模
兩支叉子!
筷子

以下分解動作+示意圖,我真的第一次烤香蕉蛋糕就上手!

烤箱預熱350度F(180度C)



我用的是不沾鍋的蛋糕模,可是我還是在內部刷上了一層油,方便脫模



香蕉放入大碗中,用兩支叉子壓爛成泥狀,因為已經香蕉已經黑到不行了,所以很容易搗開



牛奶、檸檬汁、小蘇打粉,加到杯子裡,
攪拌後小蘇打粉跟檸檬汁作用會起泡泡,放在旁邊待用


大碗裡加入鹽、糖、蛋、攪拌均勻


再加入橄欖油


拌勻之後橄欖油香味加上香蕉香味超棒~
此時倒入剛剛泡開的牛奶小蘇打


 最後篩入麵粉和泡打粉


 輕輕攪拌、同一個方向拌勻、重點是不要攪太久,
不然蛋糕會起筋性、烤起來會比較硬


用刮刀倒入蛋糕模裡就可以送入烤箱啦


烤一個小時!
一個小時之後拿出來,用筷子戳到底,
如果有蛋糕糊黏在上面,表示還沒熟,
就用鋁箔紙蓋在上面以防表面烤焦,
然後再烤十分鐘,再試戳看看有沒有熟
這次的蛋糕總共烤了80分鐘。



中間裂出了漂亮的蛋糕火山口~

脫模完全沒有問題,輕輕敲一下邊、就倒下來了

 超好吃,蛋糕很濕潤、甜度還是很棒,
再煮一杯咖啡搭配~超級幸福呵呵呵
下次要加入pecans或是藍莓,一定更棒


食譜參考:贏過Starbucks 的香蕉蛋糕

2013年10月12日 星期六

旅行日記2013夏天之逃城Boston


回想起來,每一趟旅程,都是那裡的人情事物令人格外懷念。

究竟看過了什麼風景已經不太重要了,是不是坐在一個美麗的咖啡店,或是有沒有品嚐到美饌佳餚也已經記不太清楚了,當然不是說這些我不喜歡--我喜歡得很--而是在旅行時所發生的故事、感觸、對談、陪伴和解讀,漸漸變成我在那座城市裡、在那些時刻的時光歌曲,像是主題曲一樣,想起的時候會重複播放,旋律越是播放越是鮮明清晰。

五月底的時候,我MSW剛畢業、剛找好結婚場地、剛決定下個住所、工作還沒著落、婚禮大小細節還待我決定,肩上負著To Do List上數不清的事項,幾乎喘不過氣來。

然後,從我們逃離忙亂的Ann Arbor開始,抵達了一個陽光明媚、溫暖歡迎我們的張式民宿(A和WT的家),Boston 就對我們極好無比。



我始終記得A說的「把這裡當自己家喔」,那是真實的接待。我們早上不顧形象的睡到自然醒,在冰箱裡翻箱倒櫃的找好料吃,差點把家裡的巧克力球存糧都吃光,也自己煎蛋洗碗煮湯,準備好出門之後,往房裡向懷孕的A說「出門囉」就自己關門下樓。下午A會打電話來說「要不要晚上去吃好吃的餐廳?」然後又得到快樂聊天的飽餐一頓。某天蕭這個手作女幫忙拼接了嬰兒床,爾後某天晚上嬰兒車寄到了,兩個理工男就研究著如何組裝,怎麼使用。到了晚上,我們輪流盥洗,討論今日的排便狀況跟治腸妙方、然後一人抱著一台電腦工作(當然是WT這工作狂人)、上網(蕭難得的Skype時光)和看動畫(我和傳哲在重溫新世紀福音戰士)--還真的當成自己家一樣。

A走在哈佛校園裡和我們講他繞著地球跑的求學冒險故事,她總是俏皮的說:「對呀~好玩吧~」WT的熱血總是顯而易見的在與傳哲的對談中湧出來,他說「...和高手過招之後,我三兩下就被打趴了,只好回家重練。但還是蠻爽的呵呵呵。」

他們的小小公寓似乎就是為了接待客人而佈置的,所有的家具都方便擺喚位置以容納數量多寡的客人,在台灣的時候他們家被朋友戲稱為「逃城」,用的是聖經舊約時代以色列人的「庇護城」的稱呼,是上帝給誤殺的逃犯一個可以喘息的避難城。台灣的朋友說,A和WT的家總是接納、包容、庇護一切需要逃離世界的人。他們舉家搬遷到Boston這個花園之城之後,在我看來,似乎整個城市都變成像接納逃亡者的安居處了。




離開Boston的最後一晚,我們和蕭一起試圖把這趟旅程的行程依照喜歡程度排名,其實蠻困難的。這座溫暖的逃城,理所當然為Boston加了好幾百分,自然超越此排名。

第一驚喜的是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完全在意料之外的行程,卻成了印象極深的經驗,若是把我Boston的闖蕩印象縮小至一個畫面的話,就是我和傳哲坐在Isabella Museum的中庭,天井的陽光照進昂然青綠的花園裡頭,我們被四周高聳的華麗義大利欄杆圍繞著,看著擺在正中間、悠悠然的梅杜莎,和其他「被變成」雕像的石像。


這個博物館值得說的地方太多了,榮登最不像博物館的收藏品陳列奇觀。主人的美學理念和實踐能力非常驚人,讓整個博物館的充滿前現代與後現代解讀的衝突與激盪。

讓我用博物館主人的話來形容吧:「我的花園狂亂熱情、絕不神聖、令人神魂顛倒的華麗!希望你也能來。」("My garden is riotous, unholy, deliriously glorious! I wish you were here"-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to Bernard Berenson, 1898)

第二印象深刻的就是Charles river的河岸邊,沒有一張照片可以捕捉得了。每次坐地鐵跨越過Charles river,雖然不致於「初極狹,纔通人」但那配合著車箱轟隆轟隆數十秒之後的「豁然開朗」,唰地看見河海交會的港口,波光粼粼、天水一線的畫面總是非常動人。記憶更深刻的,是我們一行人晚上飽餐之餘,一面在河邊散步,一面聽著A和WT講他們婚前輔導時與輔導對談的一來一往、刀光劍影卻又仍滿滿的真摯溫暖。夏夜裡,我們隨性走過大樹下的天橋和月光下的小橋,講的是現在生活中的瑣事(我還記得某四歲小男孩說「不用媽媽幫我生妹妹」的故事哈哈哈),想著的卻是值得期待的未來,完全是所謂「小確幸」的體現。

第三名我考慮良久,還是決定頒發給Harvard的天文系屋頂。
在哈佛念博士班的B 帶我們逛有名校園,首先當然聽了哈佛新生三件事還有哈佛訛傳三故事,然後去看了學校裡著名的博物館,雖然著名的玻璃花標本室另我和傳哲都驚嘆不已,(如此絕妙的工法在工業革命初期能在眼前綻放真的難以想像,除了技術之外,對於植物生態的研究更是投入了耐心和熱情。)但我們在鯨魚的骨骼面前駐足最久,看著那像門簾一般的牙齒、和龐大的骨頭與骨頭連接成型,我不曉得傳哲和B在想什麼,但我知道這麼巨大的生物非常迷人、充滿奧祕,站在他面前覺得真不可思議。

蕭可不一樣了,他指給我們看一小窗標本,裡面站了近百隻的金龜子標本。他說「你看,這每一隻的樣子都非常不同,顏色的組合、花紋和圖案、質感的色澤......上帝真是最精緻的藝術家。」傳哲彎腰向前,眼睛瞪大了盯著看,然後回「對啊,上帝也是最了不起的設計師和製造廠。」我說:「......我真的很喜歡聽藝術家和設計師對上帝創造的評論。」

從前在大學時B活躍於各種社會議題和運動,現在說他人在國外,一切變得比較難,他說自己低調了許多。帶我們前往他研究系館參觀的路上,(路上的爬滿了常春藤的鵝掌葉,綿延成高級學院氣息。)他講著他的研究領域,一面回答傳哲這趟旅行最愛掛在嘴邊問的「你的研究哲學是什麼(What is your research philosophy?)」,卻還是不少了台灣的時下新聞,「我還是不喜歡很多人說政治的歸政治,這句話太政治了。」他評論著。



B帶我們走上天文系的屋頂,聊了一下新戀情和沒有改變的理想。我們一起看著夕陽漸漸沒入天文系的穹頂後方。「當然,eventually 還是想回台灣的。」他說。


KC帶我們參觀了MIT 校園,看了有名的「歪七扭八的房子」,到處都很漂亮、很經典,像是參觀某一種博物館一樣,對我來說不過是走馬看花,亂看亂猜一番。蕭和我們討論了一下「後現代建築」,看到了系館裡面彩色的牆壁,還有各種格子形狀的光線,有細條紋的、有菱形格的、有正方塊的......穿過窗縫和樑柱映在我們走過的大理石地板上。


還看到了有名的飲水機--這個仔細想來,其實相當暴力的名言 XD,當然也少不了對 "Nerd" 一稱的各種自嘲。
在這兒學習簡直像是用消防栓飲水


                           

MIT的MIT Museum也很有趣,有好幾個有趣的展覽。

傳哲很認真當我的導覽員,介紹LISP Machine...等

我非常非常喜歡其中的一個機械藝術展,Arthur Ganson:Gestural Engineering (亞瑟甘森的「機械的姿態」)我看到了具體的抽象畫面,是連續的、機械的、難以預測的幽默、可愛的、或是突如其來或是緩慢的。以下連結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作品「機械與23片紙片」Machine with 23 Scraps of paper (影片沒有劇情、沒有背景音樂,卻會讓我想要一看再看) 只由一個小小的手把旋轉開始,帶動了整個機械裝置, 造就了一片雖是鴻鵠將至的風景(得到的當然不是射箭或下棋的技術XD,)反而引人入勝、令我目不轉睛、專心得不得了,直直盯了十多分鐘。

甘森的作品多是連續重複的運作,許多小小的細節連貫在一起,從中生出了不可思議的動態和趣味,內心會冒出好多驚嘆號和問號:「怎麼會這樣?好好看!」我很喜歡這種相當和諧卻又不太合理的表達,作品的趣味不致於太可愛,也說不上太辛辣,甚至會覺得,如果這個作品會說話,他肯定很滿意自己重複在做的事吧。

Machine with 23 Scraps of Paper


像是冒出來夏宇寫的蒙馬特。
他隨著說了話的人進了下一家店,問他您剛才說了什麼,然後
「他重複。
    他知道重複可以讓我幸福。」
我也想到柴斯特頓所形容那個擁有創造能力的上帝、使宇宙日復一日運轉的上帝,柴斯特頓說,上帝也許像是一個孩子,可以在每日太陽升起、月亮落下、四季不停運轉的重複當中,看見太多的趣味和熱切,看見太多值得一看再看的細節,再怎麼樣也不會感到無聊的美好。
他說,“Because children have abounding vitality, because they are in spirit fierce and free, therefore they want things repeated and unchanged. They always say, "Do it again"; and the grown-up person does it again until he is nearly dead. For grown-up people are not strong enough to exult in monotony. But perhaps God is strong enough to exult in monotony. It is possible that God says every morning, "Do it again" to the sun; and every evening, "Do it again" to the moon. It may not be automatic necessity that makes all daisies alike; it may be that God makes every daisy separately, but has never got tired of making them. It may be that He has the eternal appetite of infancy; for we have sinned and grown old, and our Father is younger than we.” ― G.K. ChestertonOrthodoxy
我們的上帝,也許比我們以為的更年輕,更像個孩子。
他會說:「再一次!」然後又說:「再來一次!」




(Arthur Ganson, Moving Sculpture, 2002)


當然Boston還有很多有趣的畫面:

走在街上看到路邊一個小屋子蓋成的信箱,竟然是「道路圖書館--一本換一本」、
半夜溜進MIT media lab還有誤打誤撞參加MIT open house畢業季茶會、
半夜兇狠過馬路的黑衣人、
很像台北街頭偏窄的街道和車子停得滿滿的路邊、
華麗的彩繪玻璃版好看故事集的三一教堂,
還有掛在旁邊提醒Bostonian正衣冠、知興替的貝聿銘牌大鏡子、
由發起人帶領參觀Maker Space的起源大工廠Artisan Assylum,
意外被鎖在哈佛建築系館的戶外走廊、
溜進哈佛大一新生Social Hall假裝是下午的婚禮賓客(失敗)
走了一半的Freedom Trail、
逛了一半的Newburry Street、
在馬拉松爆炸案的地點看人們寫的布條、
在Boston Common看人們抗議、曬太陽、趕鴨子...


然後吃了滿嘴的美食(特別得向A致謝),我們在逃城被春風吹個滿臉,接著往紐約大蘋果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