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7日 星期一

Our Weddings in the US美國婚禮紀實real wedding--JP&CT博士生風格的參與式婚禮(美國密西根)


//JingPing和ChangTing 博士生風格的參與式婚禮//

JingPing和ChangTing是我跟傳哲來密西根念書的第二年就認識的一對好朋友,我和JingPing在同一個基督徒查經班所以常常一起分享、禱告,很快就變得很熟。JingPing對周遭的朋友很貼心照顧,我們除了經常hangout, 我在生活上也常受到他的幫忙。我們也幾乎可以說是一起籌備婚禮的,我和傳哲在七月底結婚,他們在八月底結婚,中間只差了不到一個月。互相分享收集到的資料和訊息是必須的,有人可以彼此禱告(尤其是為家人)則是難得。

有趣的是,我跟JingPing對生活細節的喜好常常完全相反,我喜歡複雜溫柔的圖樣,他喜歡簡單俐落的剪裁;我喜歡綿密的點心,他喜歡有嚼勁的食物;我喜歡柔軟細小的花,他對花本身沒有太多興趣XD;我喜歡粉嫩的黃色紅色,他喜歡Tiffany藍綠色和比較edgy的紫色。我們去逛街的時候,我會大概掃過忽略的東西,往往入了他的眼,反之亦然。正是因為我們如此的相反,所以我經常感謝上帝,讓人們有如此不同的品味,這世界也因此更多采多姿。正是社工常說的:the power of diversity,多樣化的力量,哈哈

在和JingPing聊天的時候,我覺得他對婚禮、婚姻很有想法,也很清楚自己為什麼要舉辦這樣的一場婚禮,很多細節和他做的決定都被細細琢磨過。絕對不是一場因為別人都如何如何,所以也要如何如何的婚禮,從他口中聽不到「婚禮啊,就是必須......婚禮啊,一定要......」這樣的字句。

我特別欣賞他們把籌備婚禮的過程看得比婚禮的成果更重要,他們大力地邀請朋友們一起參與並成為扶持兩人婚姻的支柱。身為他們的朋友,可以深深感受到他們看重情誼更甚於形式;看重人更甚於細節。

如果你在準備婚禮,讀讀JingPing的想法,或許會給你一些不一樣的觀點!
至於為什麼說他們是博士生風格呢?他們的婚禮邀請函可是用學術論文的格式發布的呢,厲害吧XD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相當nerdy的小細節,繼續看下去就知道了。




論文標題:"The Indispensability of the Fifth Interaction in Initializing and Maintaining the CTL-JPL coupling effect"
以下是我和JingPing的訪談
為什麼決定在美國舉辦婚禮?
我們決定要結婚的時候,剛結束兩個人到美國讀博士班的第一年,雖然常常覺得蠻孤立無援的,認識的人也不多,但還是覺得應該要在這個我兩身處的環境中舉辦婚禮。

當時想,如果回台灣舉辦婚禮,就是勞師動眾的遠端操控,舉辦完這個活動我們就飛回美國了,也不能和賓客建立什麼關係。我不想要婚禮只是流於形式的一場活動,也不覺得婚禮是一個女人的人生高點,舉辦婚禮本身沒有什麼「爽度」可言,思考婚禮這場慶祝會的意義,對我來說非常重要。

我覺得婚禮是在我們身處的環境中,宣布要在這裡成立一個家庭;是開始用家庭的身分參與社群活動的象徵。因此,籌備婚禮的過程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像是療癒一般的準備過程(healing preparation),在很多很多繁瑣事務當中,提醒我們婚姻本身的複雜和慎重選擇的必要,同時也反芻婚姻對我們人生的價值是什麼。我想,既然不是很輕易的宣布結婚,也就沒有辦法很輕易的說分手吧(或離婚)。

有趣的是,我覺得新郎ChangTing他在籌備的時候,時常反映出作為一個男性的掙扎。他很高興要結婚了,即將要成為家裡的一家之主,但是那種有壓力的形象,又像是在傳統爸媽要求下的產物。所以他常常會像是個小男孩拒絕長大一樣,一方面心裡希望只要去公證結婚就好了,這些事情都太囉嗦,另一方面他又會很仔細的製作各式各樣的表格,處理婚禮很細節的東西。

你們在美國婚禮的關鍵字有哪些?主要考量哪些方面?
「Bringing everyone together,一場大家一起完成的婚禮。」我看重準備的過程遠大於實際呈現出來的樣子,婚禮的佈置不一定要有花,或是任何一種裝飾品,但是我可以和伴娘們一起窩在房間裡做手工藝,和教會的姊妹們討論菜單。在準備的過程中可以花時間彼此分享、和我愛的人一起參與,讓他們一起見證婚姻開始的過程。

當然這也必須是一場負擔得起的婚禮,我們希望能把錢省下來,帶父母在美國旅遊。

我曾經聽過有人會討論婚宴上的菜色價值和紅包金額划不划算,我不喜歡這樣換算的方式,所以決定不收禮金或禮物。我知道有些人會覺得紅包是對新人的祝福,也可以理解大家按照親疏遠近決定紅包的金額,並且自然而然的討論一場婚宴划算與否也是人之常情,但是我不希望大家對我們的祝福夾雜了太多思考和算計,最終變成一個數字。如果同一群朋友都包紅包,又會產生某種peer pressure,誰包得多、誰包得少,這些說都說不清楚的麻煩,還不如省了倒好。

Last but not least,我的家人和朋友當中,有些人很難得可以進教會,所以我希望藉由慶祝我們婚禮的機會,邀請他們進到教會裡,看看一場基督教的婚禮是什麼樣子,或許可以成為一個愛的種子。


婚禮細節Wedding details:
場地Venue--美國密西根州Ann Arbor,Grace Bible Church
婚紗Wedding Gown--Elite Bridal, Champaign, IL,人很少,可以大方試穿。
新郎西裝Grooms outfit--Men's wearhouse
伴娘服Bridesmaid Dresses--Wally's Bridal Studio
伴郎服Groomsman outfit--Men's wearhouse
花藝佈置Florist--手工自製,沒有使用鮮花
婚禮蛋糕Cake--教會的姊妹
婚禮攝影師Photographer--我找了三位喜歡攝影的朋友,還有使用教會原本的器材錄影儀式的部份。
預演晚餐Rehearsal Dinner--Ron's Roadside BBQ, Ann Arbor, MI
樂手Musician/DJ-- 教會的音樂牧師
造型化妝Hair and Makeup--曉燕,一位在美國中西部的台灣人新祕yenyen77@mail2000.com.tw
賓客人數Number of guests--120人左右
婚禮花費(美金)Spending (USD)--$5000元美金以內







你最喜歡婚禮的哪個部分?
參加別人婚禮的時候,印象最深的都是新娘進場的時候。等到自己當新娘,牽著爸爸的手走進場,我腦袋簡直一片空白,然後慢慢發現ChangTing一直在落淚,跟他平常的形象完全不一樣,我一開始心裡還想「哇這個感動的戲碼做太足了吧」,沒想到他的眼淚停不下來,包括謝親恩的時候也是淚流滿面,實在太感動了,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我也很喜歡我們的reception,婚禮結束之後,大家就移步到教會的社交廳,我們就成了這個party的主人,提供小點心。我很高興我幾乎和每一位賓客說到話,希望賓客都知道他們對我們來說很重要,他們受邀不是因為我們需要人氣或是需要撐場面,而是他們在我跟CT生命中扮演了某部分重要的角色。

教會的姊妹準備了哪些小點心?可以分享你的菜單嗎?

提拉米蘇                         Tiramisu
奶油小泡芙                     Cream Puff
起司蛋糕佐覆盆莓醬     Cheese cake with raspberry coulis
酥皮沙拉小點佐芥末醬 Salad in phyllo cups with wasabi mayo
義式番茄沙拉                 Caprese bites
蔬菜拼盤與美式沾醬     Veggies with southwestern dip
牛肉片佐焦糖洋蔥         Beef tenderloin with caramelized onions
火腿香蒜起司三明治     Ham Sandwiches with garlic, herb, and cheese
雞肉沙拉可頌三明治     Chicken salad croissant
無酒精雞尾酒                 Punch--white grape and peach
水果串                             Fruit Kebabs




在美國舉辦婚禮最困難的部分是?
除了和家人溝通之外,麻煩很多人幫忙是一件蠻困難的事,要思考誰適合完成什麼工作,需要給他哪些instruction......我就像是擔任大學迎新宿營的總召一樣,要按照每個人的狀況安排每件事情。但也是我最感謝上帝的部份。



如果沒有朋友幫助的話,我絕對不可能完成這場婚禮。原本覺得我們只在美國住了一年,很多朋友都才剛認識,就要立刻請他們幫助我們完成婚禮,應該會很困難。不過現在想想,那一年反而可能是最適合的時機,有些朋友都是剛好那一個暑假有空閒,後來陸續搬家或是懷孕生子等。


如果不找朋友或是找不到適合的人,同時也沒辦法降低標準的話,就要請專業廠商,那麼就要有花一大筆錢的覺悟才行。

所以找朋友幫忙可說是最棒的省錢妙方囉?
找朋友幫忙當然不只是為了省錢,如果只是要省錢或省時間,就乾脆去公證登記就好。對我來說,讓朋友參與我的婚禮籌備是最棒的事,這給我們機會相處,讓我們有更多時間認識彼此,可以 enjoy our time together,一起完成我的人生大事。


哪些東西是你和朋友們DIY完成的?
1. Reception的center piece
2. 走道上的紙花佈置
3. 用我們的合照從台灣訂了一張拼圖,作為婚禮的大照片
4. 因為我們都是生科相關的博士生,所以邀請函是用一篇正式論文的格式寫的,最後面請大家寫給我們祝福的話。我也不知道別人看不看得懂,但我們自己覺得很有趣。
5. 簽名綢是自己設計再請朋友畫的。是一個樹狀的神經圖,每個賓客的指印變成是一個neuron transmitter
6. Reception的座位表,是按照生物分類區別。


有哪些華人習俗在你的婚禮當中?
我們送給爸媽謝親恩的禮物是一份訂製的拼圖,用訂婚時拍攝的全家福照片。

後來也有回台灣補請宴客兩場,雙方家人各自準備,我是完全交給爸媽打理,他們想要的我們完全配合。有趣的是,原本長輩認為既然已經結婚,補請時不要再穿一次白紗,我就沒有把在美國購買的白紗帶回台灣,而是另外準備了一件旗袍,還有一件晚禮服。結果後來又有人告訴我,沒有穿到白紗和台灣的大家拍照,頗為可惜。實在是兩難啊。

我們則是另外邀請自己的同學、朋友來參加一場聚餐,每個人自己準備吃到飽的餐費,不要包紅包,也準備了一些小禮物送給來參加的人。

怎麼安排從台灣來的家人的旅美行程,尤其是第一次來美國的家人?
溝通上有遇到什麼困難嗎?
我有幾位家人從來沒有出過國,同時我也是家裡第一個結婚的孩子,所以在美國舉辦婚禮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很緊張的事情。但是從我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格外難得的理由,可以讓家人來美國旅行,至少看看台灣以外是什麼樣子,所以我很希望他們都能來。

後來我漸漸地明白,原來長一輩的人會考慮很多事情,一方面捨不得我「出嫁」,一方面又擔心我「嫁不出去」,又不希望我太輕易的嫁人,免得別人覺得我家很隨便,同時又不希望對方覺得我們很難搞......有很多很多複雜的情緒和各種假想的情節。我其實沒有特別的方法,就是花時間聽他們說話,和他們溝通,畢竟這些思緒不該是由我來解決的。

籌備結婚的時候,我和家裡很常打電話,試圖消除他們的擔心和憂慮。但還是常常有很多的衝突,甚至在他們出發來美國的前幾週還一度脫口說出「不去美國了」。我當下非常難過,覺得他們很沒義氣,自己的家人在最後一刻還在你身上多開幾槍XD。

結婚完畢之後,有些情緒好像就慢慢消失了,有一種人生大事塵埃落定的感覺,也沒什麼情節可以胡思亂想的了。我後來想想,也許對這樣的人來說,面對孩子成家這種巨大的轉變,他們就是需要一個思考沈澱的過程吧。

我的家人在婚禮前三天左右抵達美國,幫他們找了旅館,借了朋友的Van,去哪裡都一大家子的人一起行動。婚禮結束之後,我們找了一家郵輪,因為有些家人不會英文,奶奶年紀也比較大,有些人還在調適時差等各種需求,在郵輪上想睡覺的可以睡覺、想吃飯的可以吃飯,也不用擔心road trip會要如何安排行程的細節(我們也沒有心思計畫了)。多數的家人沒有出過國,也沒有人搭乘過郵輪,所以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嶄新的經驗。整體而言是蠻不錯的。

對於即將在美國結婚的準新娘、準新郎,你有任何建議嗎?
1. 一開始就好好想清楚為什麼要舉辦婚禮。當你在和家人溝通遇到困難時;覺得孤立無援時;瑣碎事務纏身的時候,重新回想你舉辦婚禮的核心原因,可以幫助你釐清很多東西。

2. 很多人會在各種項目上,給你各式各樣的意見。我選擇相信,他們給予的指導、意見、或是評論的背後,都是充滿善意的。這些意見或評論,不是在否定你,也不要當成是攻擊你,試著想看看,是不是你真的沒有考慮周全,又或者他是按照自己的經驗(或是想像)希望你能重現那個婚禮的樣子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